博华首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全国招考热线
400-631-9767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结语推断在逻辑判断中出现频率
2015-10-19 12:37:00
|
来源:博华伟业
|
浏览次数:2731 次
结语推断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题型,它的设问往往是“作者接 下来最有可能谈的是?”,“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由此可见,考生接触到的是文章的前部分,问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这道题目其实是对 语句衔接题的变像考查,结语推断题实质就是语句衔接题居末类衔接就近语句的变式。结语推断题是一道选考题型,小题型也不能放过。纵观历年考过的真题,我们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掌握结语推断题。
一、重点掌握后半段文意,如果后半段出现新话题,答案要包含新话题。
重点把握后半段文意,也就是说拿到一道结语推断题我们需要先将文段分成前后半段,正确答案要与后半段话题保持一致和连贯。
【例题1】就好比古代中国的读书人绕不开《易经》一样,现代中国的读书人 是避不开《红楼梦》的。所以,自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以来,中国现代各路“文化豪杰”在学有所成后都会在“红学”里一试身手,似乎不 露一手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学问如何了得。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红楼梦》产生了一种“正典效应”。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重点介绍是:
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B.《红楼梦》的“正典效应”
C.各路“文化豪杰”的“红学”成就
D.现代中国的读书人避不开《红楼梦》的原因
看到这道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审清楚设问,不能一看到完整的文段就进行主 旨概括,这是一道结语推断题。然后我们需要把文段分成前后半段,这时很多同学会划在“所以”这里,但是结论词“所以”的前后都是说现代中国的读书人是避不 开《红楼梦》的,“所以”的后面以王国维为例子做分析。而应该划在“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的前面,因为后半段话题一转,重点讲的是《红楼梦》产生的“正典 效应”,所以接下来也就围绕“正典效应”,答案为B项。这就是结语推断题的第一类,结语推断题后半段出现新话题的,答案要包含新话题。
【例题2】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了解衰老机制。就目前所知,人体衰老是由器官衰老引起的。而器官衰老是由组织衰老引起的,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又都由细胞组成,引起组织衰老的主要是干细胞功能的衰竭。
以此作为开头的一篇文章,最有可能讨论的问题是(  )
A.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B.人体衰老是如何发生的
C.人体衰老与器官衰老的关系 D.干细胞功能衰竭的过程
拿到这道结语推断题,我们无法对这文段进行前后半段的划分,因为整个文段 是一个递推的思路。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取决于衰老机制,衰老机制取决于器官衰老,器官衰老取决于组织衰老,组织衰老又取决于干细胞功能的衰老。由此可得,老 年人生命质量取决于干细胞功能的衰老。所以接下来重点要谈的是D,干细胞衰竭的过程。
二、结语推断题后半段未出现新话题的,就近衔接后半段话题。
【例题3】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 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群众,也许是网民,也 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 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这道结语推断题围绕电视人和受众两者的关系展开讨论,前后文段环环相扣, 密不可分。第一句话说中国的电视人面对的挑战是受众,第二句集中于受众,最后一句说受众的变化使电视人夜不能寐。所以接下来要说到的是电视制作、电视人这 一方面,由“夜不能寐”、“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可知,选C,电视制作不能引导受众,只能被动适应。
服务热线:
400-631-9767
024-22503899 / 62237230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奉天街167号奉天银座C座11楼11室
乘车路线:地铁2号线在“惠工广场”下车;公交路线(264 、123、216、244、168、)在北站站下车 南行500米。